来源见:原文
蛙兄,我来找你吐槽了。
年前在南京帮新开工项目对预算,这次对预算的经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在北京和西安都对过预算,以至于我对双方核对预算的理解就是,双方把自己画的图形,出的量放在一起对比,求同存异,查漏补缺,从而形成一份双方认可的依照图纸和基本符合现场实际的客观公正的预算。
而来到南京这边,咨询公司早就拿到我们这边画的模型。初次见面,对方首先提出一堆我们需要修改的问题,然后以我们的模型为准进行修改出量,询问他们钢筋总量多少,他们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我是来审你们的!
整个核对过程中,他们只在我们的模型基础上审核多的量,对于遗漏的构件和工程量,只字不提。对于我们在核对中自己发现的遗漏的点,也会以各种理由不给或打折扣给,比如砌体加筋,门窗洞口不给,说剩余砌体高度太低,不给;对于构造柱马牙槎,说门窗洞口边不需要设置,两边都不给。
其实这些东西在软件计算中都会自动扣减的,但这种完全不讲道理扣减,高高在上的作风真的很让人恼怒又难以信服。有时候争执不下,让甲方成本做裁决,反而90%都是同意我们的观点。
很多时候争执的问题都是基本常识性的问题,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争执呢?原因很简单,跟我对量的是个97年的小姑娘,还在对量之余修改着毕业论文。她明明专业知识那么浅薄且有限,却又那么自信地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认为自己的理解就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这些零零碎碎的问题的不断争执,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耐心,我其他同事开始第二栋楼,我们还在核对第一栋的装修,最开始我晚上回去都再检查她的审核,在Excel里逐条记录问题,第二天再逐条消除,这样拉锯战了将近一个月。
后来随着核对时间的延长,从项目到业主路上的奔波,应付项目领导的热情招待(虽然我极度反感,我只想多睡会觉),业主要求周末也要加班核对,整个人处于疲劳状态,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回顾白天核对中的问题,一直向前赶进度。
第一栋楼四万多平,是去年年底自己画的,当时图纸问题记录比较全面,对起来毫无压力;第二栋楼两万九千平,是其他同事画的,核对图纸感觉参数错的太多,执着的我在核对期间用零星时间删了又重新画的,难免仓促;第三栋楼三万平,是这次一起来对量的同事画的,他也对跟我核对的人感到头大,非让我对,当时也没想太多,觉得我这个同事建模水平还可以,模型没什么问题让她审核也不会怎么样,再加上我们已经磨合了这么久,双方应该还可以继续合作。
于是我在第二栋楼即将收尾时接了第三栋楼,此时离春节假期就剩十天,我既没有时间回顾第二栋楼看是否有遗漏,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熟悉第三栋楼,直接拿着同事的模型给她审核。
等节后这几天检查这三栋楼时,第二第三栋楼都发现有遗漏的构件,比如第三栋楼有两层板受力筋都没有布置,像这种简单的问题,咨询公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然而她只对多的地方删减,对于明显的遗漏只字未提。总体下来少了大概二十多吨钢筋。
业主说节后双方再复核一下,我赶紧去找她,结果人家不然就回复的慢,不然就打电话不接,提出的问题改了一部分,增加量的同时还是一贯作风,再扣掉一些量,美其名曰之前给多了,然后我们又开始了线上拉锯战,拖拖拉拉硬把三天拖到,说剩下的问题交给二审解决吧。
碰见这样的真是让我又气又恼又无可奈何,我一开始还很天真的以为,大家真心换真心,可以愉快地对量,第一栋楼她思路不清,填清单量时一些量填重复多给了一些,于是我好意提醒她,她一副死鸭子嘴硬强词夺理的口气:报表出来多少就是多少。不过后来也修正了她的错误。我想着她也可以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核,现在想来也不过是愚蠢的理想主义和自作聪明而已。
由此让我很怀念之前跟我对量的人,他们都是比我年长更有经验的人,他们当时本着第三方咨询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也曾经给过我提醒,所以此次之行之前,我一直对第三方在心里很尊重,觉得他们是专业,又很有职业操守的一群人。
这次对量,让我见识了行业内不同的风气,开了眼界。
不过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我专业知识真的过硬,敢争,也不至于纵容她。如果我稍微强势一点,不想着是过来帮忙,给项目领导添麻烦,直接投诉这个人太叽歪,要求换人,会不会更顺畅一些。如果我后期再有责任心一点,工作做得细一点,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遗漏。
如果我早点看清现实,看清人性,不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就不会那么轻易相信别人。
一只渴望逆袭的小菜鸟
2021年4月8日